1)概述
戊型肝炎病毒无包膜,含单链RNA基因组,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27~ 34nm。由于戊型肝炎病毒和很多病毒的性质类似,它的分类是个难题。戊型肝炎病毒一度归为杯状病毒科,但最近将戊型肝炎病毒分类到一个单独的科,即似戊型肝炎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有变异,甚至存在不同的血清型,如人类甲型肝炎病毒只有一个确定的血清型。戊型肝炎病毒不能用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培养和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戊型肝炎病毒检测主要是基于PCR技术。
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炎,在很多方面类似于甲型肝炎。不过戊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平均40d).孕妇感染后的病死率高达25。发生地方性流行时.第一例感染通常发生在青年而不是儿童。尽管戊型肝炎病毒存在抗原差异性,但单次感染可获得终身免疫力。全球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具有特征性的地理分布。戊型肝炎病毒在世界某些发展中地方可引起地方性肝炎,如印度、尼泊尔、中亚、墨西哥和非洲部分地区。在这些区域,戊型肝炎病毒是引发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病原。在其他国家,如日本、南非、英国、北美和南美、澳大拉西亚(大洋洲)和中欧,虽然血清阳性率高.但临床病例数和疾病的暴发却很少.其中的原因不明。
3)感染源
戊型肝炎病毒随感染患者粪便排出.在原水和处理过的污水中可检出病毒。污染的水与疾病的大暴发有关。戊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肠道病毒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唯一可感染动物宿主的肠道病毒,动物宿主包括家养的动物.特别是猪,还有牛、山羊甚至啮齿动物。
4)感染途径
有报道戊型肝炎病毒可发生继发传播,即从患者传染给接触者,特别是护理人员.但较甲型肝炎病毒少见。戊型肝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低水平传播提示粪便污染的水在戊型肝炎病毒传播中较甲型肝炎病毒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己有记载,数千人经水源性传播而引发疾病。这包括1954年发生在印度德里的一次有4万人感染的暴发;1986-1988年发生在中国新疆维吾尔地区有超过1万人感染的暴发;1991年发生在印度坎普尔有79000人感染的暴发。动物宿主也是一种传播途径,但至今尚未阐明在多大程度上人可经动物而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5)对饮用水的意义
己证实被污染的水是戊型肝炎病毒的一个来源。存在于饮用水中的戊型肝炎病毒可对健康构成重要风险。没有实验证据表明戊型肝炎病毒对消毒有抵抗力,但是经水传播而导致疾病暴发的资料提示戊型肝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一样可能对消毒有抵抗力。在水安全计划中,可采用的降低戊型肝炎病毒潜在感染危险的控制措施有保护原水不受人类和动物排泄物的污染以及充分的水处理和消毒措施,处理工艺对该病毒去除的有效性尚需要证实,也要保护输配水系统免受污染。由于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对消毒有较强抵抗力,大肠杆菌(或耐热的大肠杆菌)不能作为判断饮用水中是否存在戊型肝炎病毒的可靠指标。
戊型肝炎病毒无包膜,含单链RNA基因组,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27~ 34nm。由于戊型肝炎病毒和很多病毒的性质类似,它的分类是个难题。戊型肝炎病毒一度归为杯状病毒科,但最近将戊型肝炎病毒分类到一个单独的科,即似戊型肝炎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有变异,甚至存在不同的血清型,如人类甲型肝炎病毒只有一个确定的血清型。戊型肝炎病毒不能用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培养和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戊型肝炎病毒检测主要是基于PCR技术。
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炎,在很多方面类似于甲型肝炎。不过戊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平均40d).孕妇感染后的病死率高达25。发生地方性流行时.第一例感染通常发生在青年而不是儿童。尽管戊型肝炎病毒存在抗原差异性,但单次感染可获得终身免疫力。全球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具有特征性的地理分布。戊型肝炎病毒在世界某些发展中地方可引起地方性肝炎,如印度、尼泊尔、中亚、墨西哥和非洲部分地区。在这些区域,戊型肝炎病毒是引发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病原。在其他国家,如日本、南非、英国、北美和南美、澳大拉西亚(大洋洲)和中欧,虽然血清阳性率高.但临床病例数和疾病的暴发却很少.其中的原因不明。
3)感染源
戊型肝炎病毒随感染患者粪便排出.在原水和处理过的污水中可检出病毒。污染的水与疾病的大暴发有关。戊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肠道病毒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唯一可感染动物宿主的肠道病毒,动物宿主包括家养的动物.特别是猪,还有牛、山羊甚至啮齿动物。
4)感染途径
有报道戊型肝炎病毒可发生继发传播,即从患者传染给接触者,特别是护理人员.但较甲型肝炎病毒少见。戊型肝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低水平传播提示粪便污染的水在戊型肝炎病毒传播中较甲型肝炎病毒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己有记载,数千人经水源性传播而引发疾病。这包括1954年发生在印度德里的一次有4万人感染的暴发;1986-1988年发生在中国新疆维吾尔地区有超过1万人感染的暴发;1991年发生在印度坎普尔有79000人感染的暴发。动物宿主也是一种传播途径,但至今尚未阐明在多大程度上人可经动物而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5)对饮用水的意义
己证实被污染的水是戊型肝炎病毒的一个来源。存在于饮用水中的戊型肝炎病毒可对健康构成重要风险。没有实验证据表明戊型肝炎病毒对消毒有抵抗力,但是经水传播而导致疾病暴发的资料提示戊型肝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一样可能对消毒有抵抗力。在水安全计划中,可采用的降低戊型肝炎病毒潜在感染危险的控制措施有保护原水不受人类和动物排泄物的污染以及充分的水处理和消毒措施,处理工艺对该病毒去除的有效性尚需要证实,也要保护输配水系统免受污染。由于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对消毒有较强抵抗力,大肠杆菌(或耐热的大肠杆菌)不能作为判断饮用水中是否存在戊型肝炎病毒的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