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总大肠菌群是指可在较高浓度的胆盐培养基上生长,35-37℃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生酸或乙醛的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抱的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耐热大肠杆菌是能在更高温度(见下文)下发酵乳糖的总大肠菌群的一个亚群。作为乳糖发酵的一部分,总大肠菌群产生β-半乳糖水解酶。传统上认为大肠杆菌属于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但种类繁多,涵盖了诸如沙雷菌属和哈夫尼亚菌属等更多的属。总大肠菌群包括了粪便和环境中的多个种。
2)作为指示微生物的意义
总大肠菌群包括能够在水中存活和生长的微生物。因此,它们不能作为粪便致病菌的指标,但可以用作评价输配水系统清洁度、完整性和生物膜存在与否。不过,还有更好的指示菌可用于上述评价。总大肠菌群可作为消毒指示剂。然而检测总大肠菌群太慢且不太可靠,不如直接检测消毒剂残留量。另外,与肠道病毒和原虫相比,总大肠菌群对消毒更敏感。HPC检测的微生物范围更宽,被认为是评价输配水系统清洁度和完整性的更好指示菌。
3)感染源
总大肠菌群(包括埃希氏大肠杆菌)在污水和自然水体中都可检出,该群中的某些菌可随人或动物的粪便排出,且许多细菌是异养性的,可在水和土壤中繁殖。总大肠菌群也可在输配水系统中存活和生长,尤其是在有生物膜存在的情况下。
4)实际应用
通常检测100 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根据发酵乳糖产酸或产β-半乳糖水解酶原理,可以通过多种简单操作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包括膜过滤后,将滤膜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于35~37℃培养,24h后进行菌落计数。
替代方法包括利用试管或微量滴定板以及P/A(有/无)试验的最大可能数法。用于野外检测的试剂盒也己面世。
5)对饮用水的意义
消毒后的水立即测试不应该有总大肠菌群检出,一旦检出则表明水处理不充分。输配水系统和储水装置中检出总大肠菌群,提示有细菌再生、可能有生物膜形成或水入口处被异物(土壤或植物)污染。
总大肠菌群是指可在较高浓度的胆盐培养基上生长,35-37℃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生酸或乙醛的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抱的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耐热大肠杆菌是能在更高温度(见下文)下发酵乳糖的总大肠菌群的一个亚群。作为乳糖发酵的一部分,总大肠菌群产生β-半乳糖水解酶。传统上认为大肠杆菌属于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但种类繁多,涵盖了诸如沙雷菌属和哈夫尼亚菌属等更多的属。总大肠菌群包括了粪便和环境中的多个种。
2)作为指示微生物的意义
总大肠菌群包括能够在水中存活和生长的微生物。因此,它们不能作为粪便致病菌的指标,但可以用作评价输配水系统清洁度、完整性和生物膜存在与否。不过,还有更好的指示菌可用于上述评价。总大肠菌群可作为消毒指示剂。然而检测总大肠菌群太慢且不太可靠,不如直接检测消毒剂残留量。另外,与肠道病毒和原虫相比,总大肠菌群对消毒更敏感。HPC检测的微生物范围更宽,被认为是评价输配水系统清洁度和完整性的更好指示菌。
3)感染源
总大肠菌群(包括埃希氏大肠杆菌)在污水和自然水体中都可检出,该群中的某些菌可随人或动物的粪便排出,且许多细菌是异养性的,可在水和土壤中繁殖。总大肠菌群也可在输配水系统中存活和生长,尤其是在有生物膜存在的情况下。
4)实际应用
通常检测100 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根据发酵乳糖产酸或产β-半乳糖水解酶原理,可以通过多种简单操作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包括膜过滤后,将滤膜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于35~37℃培养,24h后进行菌落计数。
替代方法包括利用试管或微量滴定板以及P/A(有/无)试验的最大可能数法。用于野外检测的试剂盒也己面世。
5)对饮用水的意义
消毒后的水立即测试不应该有总大肠菌群检出,一旦检出则表明水处理不充分。输配水系统和储水装置中检出总大肠菌群,提示有细菌再生、可能有生物膜形成或水入口处被异物(土壤或植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