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中往往带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必须经过净化和消毒处理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包括特殊处理和一般处理。一般的净化处理包括沉淀和过滤,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悬浮性物质、胶体物质和部分病原体,以改善水的感观性状。如果水中有异味或含有过量的铁、铜、氟等有害的化学物质,则需要采取特殊处理。
1.混凝沉淀
天然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性物质(如泥、沙等),当水的流速缓慢或静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可发生沉淀,这一过程叫做自然沉淀。但颗粒直径较小的悬浮性物质、胶体物质等,难以自然下沉,需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使这些微细颗粒物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酞胺等。
各种混凝剂均有其适宜的pH值范围,要根据原水的pH值来选用。一般来说,如果原水的pH值偏低,宜选用碱式氯化铝。反之,则宜选用其他混凝剂。
使用时,先将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徐徐倒入待处理的水中,用干净的木棒搅动以帮助生成较大矾化,然后静置,使沉淀落实,轻轻取出上层清水使用。
混凝剂的投加量要根据原水浑浊度、pH值、水温、混凝剂种类等多种因素决定,最好先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投加量。当用于家庭的少量水净化时,混凝剂的投加量应适当增加。分散式(包括家庭用)水处理时,混凝剂投加量也可按如下方法估算:
硫酸铝:50~100毫克/升,25升(25千克)的桶每令雨水加1.5~2.5克;
明矾:100~150毫克/升,25升的桶,每桶水加2.5~3.75克;
碱式氯化铝:30~60毫克/升,25升的桶,每桶水加0.75~1.5克。
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的因素有:水中颗粒物的性质和含量、有机物和溶解盐的含量、水中的温度和pH值、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投加方法、搅拌强度和反应时间等。
2.过滤
过滤是指水通过滤料(如石英砂等)层时,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截留的过程。过滤的原理有:
①筛除作用,即水中的悬浮颗粒直径大于滤料之间的孔隙者,则不能通过而阻留于滤料表面或滤料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被阻留的颗粒物逐渐增多,滤料之间的孔隙逐渐变小,较小的颗粒物也可被阻留。
②接触混凝作用,细小的颗粒微粒物,在通过滤料时与滤料碰撞接触而被吸附于滤料表层,经过一定时间,在滤料表明沉积形成滤膜,其接触凝聚作用进一步增强,提高净化效果。
常用的滤料有沙子、砾石等,集中式给水系统中使用的过滤装置是砂滤池;分散式给水的过滤装置由砂滤井、砂滤池和砂滤桶(缸)等。
1.混凝沉淀
天然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性物质(如泥、沙等),当水的流速缓慢或静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可发生沉淀,这一过程叫做自然沉淀。但颗粒直径较小的悬浮性物质、胶体物质等,难以自然下沉,需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使这些微细颗粒物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酞胺等。
各种混凝剂均有其适宜的pH值范围,要根据原水的pH值来选用。一般来说,如果原水的pH值偏低,宜选用碱式氯化铝。反之,则宜选用其他混凝剂。
使用时,先将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徐徐倒入待处理的水中,用干净的木棒搅动以帮助生成较大矾化,然后静置,使沉淀落实,轻轻取出上层清水使用。
混凝剂的投加量要根据原水浑浊度、pH值、水温、混凝剂种类等多种因素决定,最好先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投加量。当用于家庭的少量水净化时,混凝剂的投加量应适当增加。分散式(包括家庭用)水处理时,混凝剂投加量也可按如下方法估算:
硫酸铝:50~100毫克/升,25升(25千克)的桶每令雨水加1.5~2.5克;
明矾:100~150毫克/升,25升的桶,每桶水加2.5~3.75克;
碱式氯化铝:30~60毫克/升,25升的桶,每桶水加0.75~1.5克。
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的因素有:水中颗粒物的性质和含量、有机物和溶解盐的含量、水中的温度和pH值、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投加方法、搅拌强度和反应时间等。
2.过滤
过滤是指水通过滤料(如石英砂等)层时,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截留的过程。过滤的原理有:
①筛除作用,即水中的悬浮颗粒直径大于滤料之间的孔隙者,则不能通过而阻留于滤料表面或滤料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被阻留的颗粒物逐渐增多,滤料之间的孔隙逐渐变小,较小的颗粒物也可被阻留。
②接触混凝作用,细小的颗粒微粒物,在通过滤料时与滤料碰撞接触而被吸附于滤料表层,经过一定时间,在滤料表明沉积形成滤膜,其接触凝聚作用进一步增强,提高净化效果。
常用的滤料有沙子、砾石等,集中式给水系统中使用的过滤装置是砂滤池;分散式给水的过滤装置由砂滤井、砂滤池和砂滤桶(缸)等。